2025-10-13 14:23 | 来源:长江商报 | | [IPO]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IPO之前的2022年度至2024年度,永大股份累计派发现金红利2.03亿元,却用5000万元募资补充流动资金。左手分红右手募资补流,永大股份被指圈钱。...

冲击北交所,江苏永大化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大股份”)迎来第二次问询。
本次IPO,永大股份拟募资6.08亿元,其中5.58亿元用于扩产,5000万元补充流动资金。
2024年,永大股份产能利用率为83.83%。募资将扩产1.2倍,而下游扩产项目进展缓慢,永大股份是否会出现厂房建成即闲置?北交所两次问询扩产的合理性、必要性。
IPO之前的2022年度至2024年度,永大股份累计派发现金红利2.03亿元,却用5000万元募资补充流动资金。左手分红右手募资补流,永大股份被指圈钱。
永大股份还存在收入确认准确性、业绩持续性等问题。
备受关注的是诡异的股权安排。2016年,时年45岁的公司创始人李进将永大股份控制权转让给72岁的父亲李昌哲,至今,李昌哲仍然为公司控股股东,但仅担任行政部副部长。李昌哲有三个儿子,根据遗嘱安排,其所持永大股份股权由李进一人继承。这样的股权安排,是否有重大隐患?
左手分红右手募资补流
IPO前大手笔分红,一直是监管关注的重点。永大股份就存在这一问题。
2024年3月29日,永大股份申报新三板挂牌上市。当年,公司申请在北交所上市。
根据招股书,北交所IPO,永大股份拟募资6.08亿元,其中,5.58亿元用于扩充产能,5000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补流项目受到市场质疑,北交所在问询函也进行了问询。
对于永大股份目前的财务状况而言,使用募资补充流动资金具有必要性。
根据永大股份回复的问询函,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货币资金余额为8166.04万元,剔除受限货币资金(信用证保证金)后的余额为7455.61万元,占流动资产的比例为7.51%,远远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均值20.26%。可比上市公司中,2024年底,广厦环能的货币资金余额占流动资产的比例为51.90%,科新机电、兰石重装等占比相对较低,也均超过14%。
截至2025年6月底,永大股份货币资金为9846.57万元,占流动资产的比例为9.37%,有所上升。
永大股份货币资金余额占流动资产比例偏低,有一个背景,那就是完成了大手笔现金分红。
2021年—2024年,永大股份实施了三次现金分红,金额分别为1.5亿元、2625.79万元、2679.55万元,合计为2.03亿元。这些分红分别在2022年度至2024年度完成。
在有扩产计划情况下,永大股份仍然大手笔现金分红,再使用募资补充流动资金,如此操作备受质疑。
2.03亿元现金分红,流向了何处?
截至2024年底,永大股份的实际控制人李昌哲家族直接间接合计持有公司88.14%的股份。2.03亿元分红中,约1.79亿元流进了李氏家族腰包。
根据永大股份回复的问询函,现金分红中,4000万元用于缴纳永大股份出资,其他的分红资金用于购买理财产品。
奇怪的股权安排或留隐患
永大股份的控制权稳定性也受到监管关注。
永大股份的前身永大有限成立于2009年8月,由李进、顾郁文共同出资设立。2016年9月,李进将所持永大有限71%股权转让给其父李昌哲,作价5680万元,但未收取对价。
李进出生于1971年9月,李昌哲出生于1944年4月。转让当年,李进45岁、李昌哲72岁。
目前,李昌哲为公司控股股东。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李昌哲、李进、顾秀红,分别持股61.62%、7.74%、17.20%,合计为86.56%。李进与顾秀红系夫妻关系。
此外,南通永诺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持有永大股份1.58%的股权,陈汉炎、李澜、李新星三人合计持有南通永诺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100%股权。陈汉炎、李澜分别为李昌哲的长子、次子,李新星系陈汉炎之子。
李昌哲、李进、顾秀红签署一致行动协议:李昌哲和顾秀红不对外发表任何关于公司的意见,所有意见均由李进对外发表。
目前,李进担任永大股份董事长、总经理,顾秀红担任公司董事。李昌哲未进入管理层,陈汉炎、李澜也未进入董监高之列。
根据招股书披露的信息,李昌哲自2009年8月进入永大有限后未担任董监高,目前担任公司行政部副部长。
此外,李进长兄陈汉炎担任公司采购部部长,次兄李澜担任公司商务部经理。陈汉炎之子李新星也担任公司商务部经理。
81岁高龄的李昌哲为永大股份控股股东,却未担任董监高,54岁的李进虽然是实际控制人,但持股比仅为7.74%,如此安排让人意外。
令人好奇的是,2016年,李进为何要将永大有限71%股权转让给李昌哲?是实际代持还是另有缘由?
永大股份回复问询函时解释,李进自大学毕业后即在苏州张家港市工作,并于2008 年设立张家港市永大有限,系通过向第三方租赁进行生产。2009年,李昌哲了解到其居住地如皋市的招商引资政策,经与李进和顾郁文共同商议,在南通如皋市设立永大有限。
设立初期,李昌哲负责公司全面工作,陈汉炎和李澜在李昌哲的统一领导下分别负责公司初期的采购和生产工作。2016年股权转让后,在李进带领下,公司快速发展。随着公司发展壮大,李昌哲考虑到自身的年龄和健康以及职业经理人陆续加入公司等因素,逐步退出公司的管理。陈汉炎、李澜对公司的管理职能也相应减少。
备受关注的是李昌哲的遗嘱,李昌哲所持永大股份的股份全部由李进一人继承。
陈汉炎和李澜为何没有继承权?上述的股权安排,是否有不为人知因素?能否保障控制权稳定性?
业绩真实性持续性被问询
永大股份的经营业绩真实性也备受关注。
根据招股书,2022年至2024年,永大股份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6.96亿元、7.12亿元、8.1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2亿元、1.31亿元、1.07亿元。其中,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8.35%。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1亿元、0.71亿元,同比增长35.11%、110.69%,大幅增长。
针对永大股份业绩真实性、持续性,北交所下发的两轮问询函均重点询问。
在第二轮问询函中,北交所要求说明永大股份说明收入确认的准确性。公司提供的压力容器产品仅为客户项目中一套完整化学反应装置的一个组成部分。公司产品的安装发生在施工安装阶段,调试发生在预试车阶段,相关安装调试工作在化工建设项目试车、试运行、性能考核阶段之前即已完成。公司部分合同中约定了试车/试运行/性能考核等条款,部分条款与回款挂钩。部分合同中约定“如果产品性能参数不符合技术指标要求或者性能验收试验未通过,公司需承担合同总金额10%—30%的违约金”。公司部分项目存在安装调试人员离场时点与验收时点跨年或间隔时间较长(6个月以上)的情形。公司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存在向相同项目供货但收入确认方式不一致的情形。个别项目未发生指导安装服务成本,但仍以验收确认收入。
北交所要求永大股份说明是否存在提前确认收入情形,相关项目收入是否跨期,是否存在人为调节收入确认时点情形,以及部分项目指导安装服务成本为零或较低、指导服务过程中未发生人工成本情况下,仍以验收确认收入的合理性。
此外,截至2025年6月末,永大股份在手订单10.90亿元。经测算,2025年度公司预计可实现营业收入7亿元—7.50亿元,净利润1.05亿元—1.15亿元。
国内PTA开工率长期在60%—90%区间波动,乙二醇开工率低至50%—70%,下游扩产动力不足。永大股份预测业绩似乎有些乐观,且未来业绩持续性存疑。
备受关注的是,下游开工率不足,本次IPO,永大股份却大规模扩产,拟新增3万吨压力容器产能,较目前的2.5万吨增长1.2倍。
2024年,永大股份产能利用率83.83%,还有空间。
永大股份称,公司现有的压力容器产能利用率已接近饱和状态,产能难以满足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以及压力容器产品大型化等的发展趋势。
对于大举扩产,两轮问询函均重点问询,要求说明新增产能消化的可行动性。
《电鳗快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