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7 11:07 | 来源:长江商报 | | [产业]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财报显示,绿地控股2023年、2024年、2025年上半年均亏损,净利润亏损金额分别为95.56亿元、155.5亿元、35.06亿元,两年半净利润亏损累计超286亿元。...

绿地控股深陷诉讼泥潭。
10月24日,绿地控股(600606.SH)发布公告称,2025年10月1日至20日期间,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新增诉讼案件1344件,累计涉及金额63.81亿元。截至目前,公司所处的房地产及基建行业依旧处于调整周期,相关诉讼事项仍面临较大压力。
财报显示,绿地控股2023年、2024年、2025年上半年均亏损,净利润亏损金额分别为95.56亿元、155.5亿元、35.06亿元,两年半净利润亏损累计超286亿元。
公司债务承压,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绿地控股负债总额达9369亿元,资产负债率达89.05%,短期偿债压力显著。??
诉讼缠身,新增涉案金额63.81亿
绿地控股公告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新增诉讼案件的相关情况。
公告显示,2025年10月1日至20日,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新增诉讼案件共计1344件,涉及累计金额63.81亿元。在新增诉讼案件中,绿地控股及控股子公司作为被告的诉讼事项共有1278件,累计金额58.94亿元。按诉讼类别划分:建设工程施工/采购诉讼纠纷502件,金额14.91亿元;房地产买卖/租赁诉讼纠纷522件,金额5.81亿元;其他诉讼纠纷254件,金额38.22亿元。
从长期数据来看,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绿地控股及控股子公司涉诉事项逐年激增:2022年涉诉3655件,金额193.24亿元;2023年涉诉4309件,金额317.47亿元;2024年涉诉激增至8801件,金额390.36亿元;2025年上半年已达6998件,金额298.24亿元。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未决诉讼有2813件,金额213.21亿元,占涉诉总金额的71.5%;其中公司作为被告的诉讼有2535件,金额177.14亿元,占未决总金额的83.1%,主要涉及建设工程施工/采购纠纷、其他纠纷等。
若这些未决案件判决结果不利,绿地控股将承担大额赔偿或支付义务,直接冲击当期利润和未来现金流。公司表示,部分案件对本期及期后利润影响存在不确定性,风险敞口较大。目前,绿地控股已采取组建工作专班、实施领导包案、强化督办考核、完善重大诉讼化解机制等多项措施,全力推进诉讼事项解决。同时,公司强调部分案件尚未审理、判决、执行,对公司后期利润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最终实际影响将以法院或仲裁机构生效的判决或裁决为准,且将依据会计准则和实际情况进行会计处理,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对长江商报记者表示,绿地控股当前面临经营与财务挑战。20天内涉及诉讼1344件,涉案金额庞大且多为被告方,反映出其在合同管理、债务处理等方面存在显著合规风险与法律漏洞,可能引发资产受限、信用评级下调等一系列连锁反应。
继续承压,两年半亏损286亿
绿地控股创立于1992年7月18日,是一家全球经营的特大型企业集团,形成了“以房地产、基建为主业,金融、能源、消费等产业协同发展”的综合经营格局,在中国A股整体上市,并控股多家港股上市公司。
随着地产行业持续下行,公司近两年陷入连续亏损的窘境。财报显示,绿地控股2023年、2024年、2025年上半年均亏损,净利润亏损金额分别为95.56亿元、155.5亿元、35.06亿元,两年半净利润累计亏损超286亿元。
绿地控股解释称,公司亏损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一是由于市场下行,公司房地产业务结转规模、基建产业营业收入规模同比均有大幅下降,房地产业务结转毛利率也同比下降,导致业绩进一步承压;二是资产价格下行,公司加大了促销去化力度,部分项目开发周期延长,基于这些因素,公司对部分房地产项目做了计提减值准备;三是房地产项目利息资本化减少,因此计入当期财务费用利息支出增加。
净利亏损的同时,销售跌幅扩大。数据显示,绿地控股前三季度实现房地产合同销售金额476.4亿元,同比微降1.28%,销售面积增长13%至537.4万平方米。与销售端形成对比的是投资端——绿地控股年内仅新增3宗房地产项目储备,基建业务增速也有所下滑,前三季度新增合同额同比下滑18.01%。
为了扭转经营亏损态势,在2025年半年度工作会议上,绿地控股表示下半年将奋力达成“四大目标”,即基本面稳中加固,老赛道稳步改善,新赛道加快突破,风险点平稳可控。其中,房地产业务方面将狠抓盘活去化、资产运营、复工交付、产品提升等重点工作,基建产业则把抓回款、促盘活放在优先位置。
此外,过去几年绿地控股在金融产业、能源产业、汽车领域、科技产业等多个领域进行转型试水,下半年表示将在转型新赛道方面加快取得突破进展,并狠抓核心团队重塑再造,保持团队骨干的活力。不过,这些新业务大多处于投入或初步发展阶段,当前营收和利润贡献尚不足以扭转公司整体的亏损局面。
除了诉讼和业绩问题,绿地控股还面临沉重的债务压力。截至2025年上半年,绿地控股集团负债总额达9369亿元,资产负债率达89.05%,短期偿债压力显著,流动性风险突出。
严跃进认为,目前,市场对绿地控股的信心存在减弱的风险。企业层面仍需持续稳定经营,以应对当前的困境。
值得一提的是,绿地控股近期有人事变动,董事会决议任命陆新畬等5人为新任副总裁,执行总裁陈军因个人原因辞职。这一人事变动是否会对公司的未来发展产生影响,有待进一步观察。
《电鳗快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