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16 17:13 | 来源:新浪财经 | | [上市公司]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寒武纪头顶“AI芯片第一股”光环上市。然而,上市即巅峰,在上市第4个交易日来到最高点297.77元/股以后,寒武纪的股价跌无止境。截止今日收盘,寒武纪的股价为64.92元/股,...
不在等待中爆发,就在等待中灭亡。
近日,寒武纪(63.930,-0.99,-1.52%)公布了2022年上半年财报。根据数据显示,2022H1,寒武纪实现营收1.72亿元,同比增长24.6%;然而,虽然营业收入的规模在增加,亏损情况却在加大,同期净利润为-6.22亿元,与2021年同期净利润-3.9亿元相比,亏损幅度扩大58.9%;归母扣非净利润为-7.57亿元,与去年同期的-5.15亿元相比同比扩大47%;经营性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33亿元,去年同期为-5.39亿元,失血情况进一步加重。
结合近年来的业绩来看,寒武纪似乎一直亏的比赚的还要多。2019-2022H1,三年半的时间里,寒武纪累计营收规模为18亿元左右,累计亏损超30亿元。
2020年,寒武纪头顶“AI芯片第一股”光环上市。然而,上市即巅峰,在上市第4个交易日来到最高点297.77元/股以后,寒武纪的股价跌无止境。截止今日收盘,寒武纪的股价为64.92元/股,距最高点已跌去近80%。
股价的无尽跌落背后,是寒武纪的亏损难解困局。即便拥有出身“中科系”、备受资本热捧、曾经牵手华为等亮眼标签,但寒武纪当前还未找到属于自身的盈利正途。一边是芯片,一边是AI,坐拥两大热点,看似未来一篇广阔繁荣。然而,泡沫之中,寒武纪当下所面对的,是业务定位模糊产品没有竞争力的无奈、是商业化变现的焦虑,还有大股东纷纷清仓式减持套现的“无情”离开。
业务举棋不定 空有“金刚钻”却难揽“瓷器活”
寒武纪的主要业务分为边缘产品线、云端产品线、智能计算集群系统、IP 授权及软件及其他业务。其中,边缘产品线业务和云端产品线业务主要对应市场中的边缘AI芯片产品与云端AI芯片产品,分别部署于数据中心与智能硬件终端上。而智能计算集群系统则是以云端AI芯片为算力基础,通过搭配相关软件与服务器、存储设备等,形成软硬件结合的云计算基础设施,以解决方案的形式交付,定制化程度较高。目前,寒武纪的智能计算集群系统客户主要为政府机构及相关客户。
根据近年来的财报显示,寒武纪的不同业务营收占比变动频繁。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
根据图中可以看出,在2017-2018年,寒武纪主要靠IP授权及软件类业务撑起营收,这也与当年曾与华为牵手有关。然而,与华为分道扬镳后,IP授权及软件类业务也日渐式微。2019-2021年间,智能计算集群系统成为寒武纪的营收主力,三年间的业务占比分别为66.72%、70.96%与63.19%,然而,这项昔日的主业,也是偏定制化的TO G业务,在2022年上半年的营业收入仅有两百万元。
与此同时,2019-2021年间,寒武纪来自前五大客户的营业收入占比分别为95.44%、82.11%与88.60%,客户集中度较高的结果,与依赖政府客户的智能计算集群系统业务不无关系。需要注意的是,2021年寒武纪在财报中披露,当年的前五大客户与上年同期前五名客户均不重复,也就是说,虽然不存在对具体单一客户的依赖,但是大客户的变动频繁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稳定性,使获客成本承压。
“靠政府吃饭”,靠的了一时,靠不了一世。对于寒武纪而言,拓展客户并不容易,定制化的解决方案类业务,不仅投入大,成本高,也并非可持续订单,更是无法将所投入资源复用在其他项目上。
此外,2022年上半年,代替智能计算集群系统业务成为寒武纪最主要业务的是云端产品线,营收占比达到75.87%,而这项业务在之前年度名不见经传,仅在15%上下。新的业务有所突破固然可喜,但在云端AI芯片这项业务背后或许还隐藏着更大的担忧。
云端AI芯片的应用场景主要分为训练和推理,主要应用需求来自于国内外互联网巨头。而在云端AI芯片这一市场中,霸主英伟达以超90%的市场份额当前占据市场的最主要地位,与此同时,阿里、华为等互联网云巨头也在亲自下场推出自己的云端AI芯片,而壁仞科技、摩尔线程等同赛道的竞争对手也不容小觑。换言之,云端AI芯片战场暗流涌动,对手云集。寒武纪如果想要胜出,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与人才的储备才能造就产品的竞争壁垒。
然而,从这几年寒武纪的营收占比变动频繁、业务定位模糊来看,产品的竞争壁垒或许很难言说。2021年,寒武纪提出了“云边端车”的战略布局,将AI芯片的应用场景延伸到智能驾驶领域。“云边端车”看似前路开阔,但背后实际上是寒武纪不知道该走向何方的迷茫。跟在客户之后,举棋不定的业务变化,是寒武纪空有“金刚钻”、难揽“瓷器活”的无奈与焦虑。
在芯片产品领域,受到巨头在资金和人才方面的降维打击,寒武纪或许很难抗衡,多年的研发投入未必能带来实质性的业绩成果。而如果将业务发散,发展更多的定制化客户,虽然可以在短期之内解决寒武纪的营收之渴,但是对资源的利用与消耗又很难称得上有效率,同时定制化的客户也很难给企业带来可观的利润。双重尴尬之下,寒武纪前路迷茫。
清仓减持套现离场 大股东坚定而决绝
或许是意识到了寒武纪当下的难解困局,寒武纪的股票在解禁过后接连遭遇大股东减持套现。
2021年7月,寒武纪上市刚满一周年。然而,紧随其后的,是古生代创投、智科胜讯、宁波瀚高、国投创业基金、南京招银、湖北招银等股东纷纷发布减持计划。据统计,上述股东在过去12个月时间内已累计减持6.13%的股份,套现近20亿元。
2022年4月,寒武纪再次披露股东减持计划,南京招银、湖北招银拟通过集中竞价、大宗交易方式分别减持寒武纪总股份的2.00%和1.00%。而根据7月公布的股东减持结果显示,南京招银、湖北招银分别实际减持0.90%与0.45%。
两轮减持刚刚过去,寒武纪便再次发布减持公告,南京招银、湖北招银计划通过集中竞价、大宗交易方式分别减持1.79%、0.89%的股份,与当前所持股份数额相同。
值得注意的是,当下正是寒武纪穿越“死亡之谷”的重要时刻,不论是之前依赖华为、又或者靠着政府的定制化订单,寒武纪的AI芯片在经历了多年的持续投入以后,还没有真正地商业化发展起来。而就在此时,大股东坚定而决绝地清仓式减持,套现离场,或许向市场传递了并不看好的信号。
业务举棋不定、股价一跌再跌、亏损尚无止境。寒武纪何时能够实现“大爆发”,或许只有时间能够证明。
《电鳗快报》
热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