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23 16:02 | 来源:新浪财经 | | [科创板]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资料显示,天极科技是火炬电子2018年花四千多万元并购而来,如今却要IPO募资近4亿元。但天极科技的业务规模及行业空间较为有限,或不符合科创板的要求。......
近日,火炬电子(603678)的分拆上市计划又有新进展,分拆标的天极科技的科创板IPO申请获受理。
资料显示,天极科技是火炬电子2018年花四千多万元并购而来,如今却要IPO募资近4亿元。但天极科技的业务规模及行业空间较为有限,或不符合科创板的要求。
尽管天极科技营收规模小,业绩易见天花板,但公司竟然找了一份付费报告来证明自己在行业中的市占率很高。有趣的是,这份付费报告在官网上仅报价1.5万元。
火炬电子4千多万元买来的天极科技如今IPO 预计估值约12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天极科技是火炬电子2018年花4410万元买来的标的。
2018年4月,火炬电子以现金4410万元收购了天极科技60%的股权,成为后者的控股股东。截至目前,火炬电子持有天极科技的时间已有四年之久,规避了“主要业务或资产不属于上市公司最近3个会计年度内通过重大资产重组购买的业务和资产”这一实质性障碍。
之所以说有规避分拆上市红线之嫌,证据是火炬电子早在2020年10月、11月就确定了分拆上市计划,且董事会表决通过。但那时,火炬电子收购天极科技还不足3年。2022年6月,火炬电子股东大会通过了分拆上市计划。
招股书显示,天极科技拟公开发行股票2000万股股票,募资3.83亿元。目前公司股本为6000万股,预计总估值(IPO前)约为11.5亿元,IPO后的估值约为15.3亿元。
截至招股书披露日,天极科技实际控制人为蔡明通、蔡劲军父子,控制天极科技51.58%的股份。若天极科技成功上市,蔡氏父子4年前以0.25亿元左右成本获得的天极科技股权,IPO后可能估值7.5亿元,无疑是赚得盆满钵满。
科创属性存疑
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很骨感。火炬电子通过极小成本获得巨额募资的如意算盘,可能会因天极科技的科创属性不足而失败。
招股书显示,天极科技的主营业务是微波无源元器件及薄膜集成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主要产品包括微波芯片电容器、薄膜电路、薄膜无源集成器件、微波介质频率器件等。
天极科技称,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公司所处行业为“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之“1.2电子核心产业”之“1.2.1新型电子元器件及设备制造”、“1.2.4 集成电路制造”,属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下称《暂行规定》)第三条“(一)新一代信息技术”中的“电子信息”领域。同时,天极科技也勉强符合“4+5”等相关科创属性评价指标。
但《暂行规定》同时规定,科创板优先支持符合国家科技创新战略、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等先进技术、科技创新能力突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突出、行业地位突出或者市场认可度高等的科技创新企业发行上市。而《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也规定:优先支持具有稳定的商业模式,市场认可度高,社会形象良好,具有较强成长性的企业。
由此可知,要登陆科创板并非将几个指标凑够数那么简单,发行人还要有一定的行业地位、市场认可度高、成长性较强、具备核心技术且靠核心技术创收等。
而天极科技的行业地位并不突出,因为公司营收规模较小。2019年-2021年,公司营收分别为0.73亿元、1.26亿元、1.74亿元;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0.24亿元、0.44亿元、0.57亿元。天极科技的营收规模还不到2亿元 ,净利润仅有0.5亿元左右,难以称得上是有市场地位。
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的统计,天极科技所处的集成电路制造业,2021年的销售规模为3176.3亿元(国内数据),而天极科技1.74亿元的收入连0.06%都达不到,难以称得上是具备行业地位。
此外,天极科技还存在着大客户依赖症,说明公司的业务成长性还要看大客户的脸色。2019-2021年,公司对前五大客户的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78.18%、77.63%、83.41%,对第一大客户中国电科集团的销售占比分别为54.70%、53.93%、71.21%。
把市占率往前“挪一挪”只要1.5万元?
既然在所处行业的市占率(国内)不足万分之六,那可以将细分行业再细分,进而提高市占率。如果市场上没有相关的研究报告,那可以选择花钱定制。
招股书显示,据《2021年版中国单层瓷介电容器市场竞争研究报告》(下称《研究报告》),天极科技波瓷介芯片电容器产品2020年的收入在全球市场中的市占率为2.2%,在国内排行第二,仅次于宏明电子。
来源:天极科技招股书
但诡异的是,招股书中并没有给出《研究报告》 是有哪家机构出具的,因此公司采用的第三方数据的专业性、独立性、客观性存疑,保荐人东北证券也难辞其咎。
我们通过调查发现,《研究报告》是一家名为北京智多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北京智多星”)出具的。天眼查显示,北京智多星的参保人数仅为1人。
来源:北京智多星官网
更为神奇的是。北京智多星在官网上对天极科技引用的这篇《研究报告》进行了明码标价,基础价仅1.5万元,包括纸质版和电子版。
业内人士认为,招股书中的行业排名、市占率、市场空间等第三方数据来源必须具备专业性、独立性和客观性等特征。还有投行人士称:跟咨询公司定制付费报告就是买个光环加持,越虚的公司就会买越大的光环。
监管部门主要对付费报告内容的真实性最为关注,因为付费性质可能会导致研究机构不再具备独立性和客观性。
去年,云知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云知声)主动撤回了IPO申请,外界猜测是因为其在招股书中引用的第三方数据失实。招股书显示,云知声称其语音病历市场、家电智能语音模组领域占有率高达70%,而科大讯飞(002230)回应称,无论从出货量还是收入规模来说,目前云知声在家电语音应用领域的份额都不到科大讯飞的十分之一。由此可见,引用第三方数据失实,IPO基本也就会失败。
暂且不论天极科技引用报告为自己“增光添彩”的数据是否真实,也不论这种付费报告是否会造成客观性不足,《研究报告》所给出的数据恰恰反映了天极科技所处细分行业的市场空间小。
招股书显示,天极科技第一大主营产品微波芯片电容器2020年的收入为0.68亿元,占公司总营收的54.45%。以公司当年2.2%的全球市场占有率来计算,全球微波芯片电容器2020年的营收规模也就在30.9亿元左右。
全球市场规模也就30亿元上下,天极科技的业绩“天花板”显而易见,这与科创板支持的“业绩成长性强”的方向不符。
《电鳗快报》
热门
相关新闻